每周一、三、五清晨,当中医师、针灸师胡海牙走进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按:即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诊室,等候在那里的患者,便向这位77岁老人递上一份份诊疗单,那一双双眼睛都注视着那枚闪烁着神奇之光的小小银针……
正在家中休息的青岛安装公司女电工黄杨青,突然从三楼掉下一块7斤重的方砖,霎时砸在她的头上,昏倒在地,口鼻流血,上下肢瘫痪,当地医院医生对此病表示无能为力,即刻由其胞弟、母亲陪同,由青岛乘火车来到北京,进入北大第一医院治疗。经诊断患'颈椎高位截瘫'。但入院治疗一个月后,疗效并不理想,仍头晕,不能行动。有的医生劝她出院,另想诊治办法。正在她苦于无办法之际,有人告诉其家属,神经科胡海牙医生对此症会有办法,不妨一试。
胡海牙望、闻、问、切后,认为可用针灸治疗。于是即在她的脚心穴位连扎了两针,结果针到病轻,头即刻能抬起来了,头晕也大为减轻。以后经二三个月治疗,可由家人扶着走路了。回青岛继续治疗、休养。
几个月过去了,黄杨青的病治疗得怎样?胡海牙十分挂念。当年夏天,胡海牙利用去青岛市旅游休养之机,专程到黄家看望,了解她的病情。最后,经过与安装公司和其家属研究,认为要根治此病,须再次赴京诊治。但胡海牙医生回北京后意外地遭车祸,造成轻微脑震荡,不能正常到诊室治病。于是胡海牙医生腾出一间房,让黄杨青及其母亲、弟弟住在自己家里给予治疗。经过一年时间治疗,黄杨青已能自己走路。
图片
小小银针,颗颗中药,奇妙无比。在六十多年来的学医、行医中,胡海牙不停地研究探索着治疗疑难杂病的奥秘。他用古老的针灸、中药,为更多的当代患者带来福音。在胡医生诊室里,笔者看到他正用银针,为一位74岁的退休教师郝逢采治疗面神经麻痹。这是扎第五次了,从患者面部看,右侧歪斜的口眼恢复到了原来的位置。胡医生告诉患者:'你已痊愈了,下次可来可不来了。'这位老教师喜出望外,高兴地对笔者说:'这真是神针,要在别处治疗这种病,得用两个月时间。'
当年,北京大发公司的一位二十多岁的女会计,陪着一位同事前来请胡医生诊病。她告诉笔者,前不久,她患了头痛,不能坚持工作,疼痛难忍,令人叹息。请西医、中医诊治均无显著疗效,后请胡医生用银针治疗。当时,胡医生告诉她:扎三针试试。结果,首针又麻又痛,但病情大为减轻,以后再扎二针,不但痊愈了,而且未再犯。她说:'胡医生的神针确是一绝,我父母患过臂、腿病,都经胡医生一一扎好,而且治疗后未再犯。'
还有一位门头沟区的农民,身患牛皮癣症,在城区几家医院都看过,认定为'绝症',无法治疗。后来经人介绍,找到了胡海牙医生,经过用中药与针灸治疗,现已基本痊愈。
笔者耳闻目睹了一个个患者获得福音的欣喜心情后,来到了胡海牙医生面前,请他谈谈是怎样用银针和中药为患者解除痛苦的?他略为思索后说可以,但现在不行,你看这里人来人往,怎样能谈呢?'家里方便吗?'笔者又问,他说,我家屋子窄,也不方便,我们可在下周四清晨同游香山,边走边聊怎么样?这是一个好主意。星期四的早晨,我们分别乘车从城区来到了香山东门,然后沿着崎岖的山路行山。在这幽静的山路上,他向笔者介绍了学医、行医经过和对养生学的研究。
胡医生每周一、三、五晨五时乘首班车,去景山或北海公园练功打拳,然后于7时左右到医院诊室。二、四、六晨,乘首班车前往香山晨运。他说:'多年来,我去过北京的许多公园,但只有香山公园的树木最多,空气最清新,所以由城区到香山,每次虽换乘三次车,途中用三个半小时,我还是认为值得。因此坚持登香山锻炼,在这里活动两三个小时,所得甚多。《内经》上讲:食谷者智慧而夭,食气者神明而寿。这是至理名言。空气与食谷都重要,但空气则更能使人长寿。'他认为,作为一名医生,要更多地为患者服务,首先要自己身体健康;作为一名养生学的研究者,必须首先在养生方面能身体力行,并有所体会。
在一片茂密的松柏树林旁,胡医生带领大家做了'八段锦'功后,又继续向玉华山庄前进时,笔者问:'您既会针灸又会中医,那么是从何时学的?'胡医生告诉我们,他是从做药工开始的。他生于浙江省绍兴壶觞,10岁前丧母,由外祖母抚养。他自13岁开始,到中药店做药工,开始接触医药。他说:'我通过秤药、装药,逐渐地熟悉了药性,对中药的色香味及产地、功效、价格都留意详记,这为我后来开方医病奠定基础,做到用药准确,分量适中,疗效显著。'
他在做药工中,认识了名中医邵佐卿先生。开始,未能教他医病,于是他就细心地观察邵医生怎样看病、怎样用药,一点一点地增长医药知识。以后,他发现邵医生喜欢饮酒,但没有下酒菜。为了学会中医,每当邵医生饮酒时,他便给炒菜。从此邵医生给他讲了许多治病的经验,但最核心的几手,未给他讲。例如:他治疗伤寒病的绝招,就缄口不谈。 他对自己的儿子也不谈这绝招。
胡海牙19岁出师之后,便离开绍兴老家,到了上虞县龙会山静修,开始学习道教内丹术。其后,他又寻师访友,遍游江、浙一带的名山洞府。30岁时,在金华、浦江一带开始行医。他在金华行医时,偶从朋友手中见到中国道教著名学者陈樱宁主办的《扬善半月刊》,于是开始以通信方式向陈请教。
图片
1946年,他在杭州佑圣观拜陈樱宁为师,并遵照古制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从此他承受其教导二十多年,得到陈先生内丹术及中医理论的实授,并负责赡养照顾,直至陈先生1969年过世,因而成为陈老的关门弟子。胡海牙谈到陈樱宁老师,说:'他是我认识的一位学术、修养均最高的老师。陈老师不仅精于仙学,而且精于医药学;不但能治疗疑难杂症,而且对养生学造诣精深,掌握了属不传之秘的全真南派功夫。陈老师的教诲,令我终身受益不尽。'
胡海牙通过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对于中医内科、针灸有了深入研究,掌握了针灸穴位的原理,更在临床上施行针灸手法,于是既能治疗局部症状,进而协调全身机能,根治疾病,达到触一毫而动全身之妙,可视经穴若无存。遂提出 '师古人心,无袭古人迹'的口号。由于他勇于创新,根据不同的病症探求病理,对证拟定治疗方案,获得良好疗效。
胡海牙医生说:'我学习针灸,不是照抄,而是掌握针灸学原理,因人因症治疗并有所创造。'
这些年来,他还深入研究摄生长寿之道,著有《养生功法》等文章散见一些报刊。
(陈理,香港地区人。北京新华社工作。此篇文章原连载于1991 年3月香港《新晚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票配资服务中心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