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盘锦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建设实践,谱写中国梦盘锦梦新篇章!2006年12月份成立的全国百优志愿服务团队辽宁盘锦网络文明志愿者爱心团队由83个QQ群,近3万人组成。32岁的团队负责人卢闯带领大家坚持十年线上线下开展公益活动。 “一个人对公益事业如果只是凭兴趣,只能坚持一时,而有了信仰,就能不断坚持下去。”卢闯感叹。
卢闯从大学开始做公益活动,累计资助贫困留守儿童26名,贫困大学生12名,与49名空巢老人常年结对子。
爱心团队发展到今天,并非一帆风顺。
成立之初,恰是网络初兴,团队成员间流动性大。团队知名度还不高,前去联系搞活动,对方半信半疑,左右核实他们的身份。
一位网名叫“冰淇淋的眼泪”的党员志愿者的故事启发了卢闯。
“冰淇淋的眼泪”只想奉献,不想留名。卢闯和她说,如果不亮出身份,像和空巢老人结对子这样“一对一”活动的服务质量就难以保证,以后团队的公益活动就很难推进。“冰淇淋的眼泪”最终同意卢闯的建议,以党员名字在网上亮相。
卢闯发现,在团队活动中走在最前面的骨干是共产党员,最后离开的也是党员。2011年“七一”,卢闯和他的团队决定倡导党员志愿者在网络上公开亮明身份,至今团队中有近百名共产党员在线上展示党徽头像,在线下的公益活动中佩戴党徽。每个QQ群还至少有一名党员做管理员。
卢闯认为,共产党员亮明了身份,示范作用带动了会员实名制,公益活动的质量逐渐有了保证。一年春节,团队在网上发出救助倡议,原以为放假不会有太多人参与,没想到不到两个小时就集结了上万人捐款、关注和转发。
那么多的志愿者,他是怎么集结的?
卢闯在团队中专门组建网络正能量传播小组,收集资料、制作视频、转发等均由党员志愿者分工担当,大家一起出点子。
卢闯还设计了“我入党的时候”、向党说句心里话、一句话赞家乡、我为“四个全面点赞”等接地气的载体……每天3万多会员纷纷行动起来,在网上形成声势浩大的正能量热潮。
卢闯在QQ群、微博、微信等公共平台上用身边党员、身边事讲党课。五年来,编写党课课件16件,创作宣传图片近3000件。现在,他又成立微信学习党小组,团队中有200多名党员参与学习分享。卢闯设计了“我入党的时候”、向党说句心里话、一句话赞家乡、我为“四个全面点赞”等接地气的载体……每天3万多会员纷纷行动起来,在网上形成声势浩大的正能量热潮。一名党员志愿者 “每天一句正能量”分享坚持了400多天。
卢闯常说,做公益就不怕吃闭门羹,要有一颗恒心感动自己,家人、朋友和同事,之后才能感召社会。如果只说不做,那么永远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
线上吹响爱心“集结号”,线下需要大量活动支撑,让参与者既能在线上有“精神感受”,又能在线下找到具体“支点”。卢闯设计了党员志愿者结对关爱空巢老人、党员献血队、党员认养小树、党员幸福群、党员义务家教、党员亲子读书会等项目,近百名党员志愿者在网络上亮出身份,从小事做起,参加到线下的爱心公益活动中来。
委屈的泪水、奔波的艰辛和欣慰的笑容,卢闯把自己最精华的时间都奉献志愿服务事业上。卢闯说,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是强大的爱心团队,他的荣誉是团队的荣誉。每一次获得荣誉,卢闯都要和大家拿着奖牌合影。他说每一次获得荣誉都是从零开始,头上不能带着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