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手里有房的比没房的还要难受,他们都在想一个问题,现在卖掉房子,到底是聪明还是犯傻?我跟几位干房产十几年的内行人深聊后,才发现大多数人都想错了方向。
首先得明白一点,现在的房子,早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在苏州这样的城市,二手房市场已经杀成了红海,房龄长、户型旧的老破小房源,不大幅降价根本没人看,业内甚至有个说法叫谁降价狠、谁先脱手,犹豫观望的结果可能就是房子烂在手里。
而另一边,品质过硬的新房却成了香饽饽,开发商把大门修得气派,外立面弄得跟豪车似的,得房率突破100%的新盘照样有人抢着买,这类房子卖的是情绪价值,靠住得爽、看得嗨打动买家,根本不需要降价。
未来几年,这种分化只会更明显,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底子厚,人口不断流入,房价已经出现企稳迹象。
而三四线城市人口持续流出、库存压顶,有些地方房价可能还要跌5%-10%,甚至可能跌回2015年的水平。
两类房子需要赶紧出手
第一,租不出去也涨不动的不良资产,比如非学区的老破小、郊区老破小、2000年前的塔楼、户型奇葩的房子、远郊别墅、商住公寓,还有那些地段硬伤的房产,这些房子放在手里只会持续贬值。
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和县城的房子,空置率已经超过30%,年轻人走了,剩下的老人有房住就行,买了也没人接盘。
第二,能换来更好机会的房子,比如武汉有位业主,把市中区50年的老华厦卖了,到新北第一圈换了两间两房,一套自住,一套收租,立刻就有了稳定现金流。
但有三类房子,现在卖可能吃大亏
第一,核心城区的更新改造房,今年武汉硚口区率先推出城市更新购房消费券,居民通过以旧换新置换指定楼盘,单套最高可获30万元补贴。
这类位于改造片区的老房子,不仅能拿高额补贴,更因配套升级面临价值重估,武汉政策试点后,6月新房销量就突破万套,创下年内峰值。
第二,高品质的改善型住房,符合国家“好房子”标准的项目正在享受政策倾斜,北京、上海等城市试点现房销售,要求开发商缴纳质量保证金,14个省份对二星级以上绿色住宅给予5%-15% 的税率优惠。
第三,租金回报率不错的房子,租金年化收益2%-3% 以上的房产,建议留着,超过3%的,算是优质现金流资产,这就像股市里的分红型股票,市场不好时反而稳当。
有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如果租金收益能跑赢银行大额存单,这套房就值得拿在手里等周期回暖。
现如今房贷利率一降再降,月供压力小多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虽然房价没怎么涨,但买房成本正在变相降低。
2023年到现在,全国首套房贷利率从4.1%降到了3.3%,同样是100万贷款30年,现在月供比两年前少还340多元,业内普遍预计今年底明年初利率还可能再降,到时候月供压力会更小。
利率降的是成本,不是房价,好房子的价格已经跌不动了,利率下降只会让更多人买得起,反而可能推高价格。
股票配资服务中心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